郭太极,中国政治家和外交官,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生于 1888 年)

郭太极(中文:郭泰祺;拼音:Guō Tàiqí;韦德-贾尔斯:Kuo T'ai-chi'i;1888-1952)是民国时期的外交官,早年是国民党的活跃分子直到中国大陆沦为共产党人后不久。

郭先生1888年出生于湖北(湖北)省,1911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Phi Beta Kappa。

他是 1918-1919 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技术代表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正在就战利品和对被征服者的惩罚进行谈判时,郭有争议地表示,德国人最好保留他们在山东(山东)的让步,而不是让侵略性的军国主义日本人占有他们。中国代表团的意愿在很大程度上被欧洲列强忽视了,而郭的话被证明是预言性的,因为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日本对征服的渴望被证明是种族灭绝的。

Quo 于 1920 年出版了一本英文书,题为《中国为民主而战》,当时国民党正积极与几个地区军阀进行斗争,以统一中国成为一个民主共和国。

郭太极历任多个职务,包括1927年任“广州政府”外事专员,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任中华民国外交部副部长。 1929年,他辞去外交部副部长的职务,抗议国民党南京政府安置这么多前帝国和军阀官僚,但被说服返回。 1932 年 5 月,在担任副部长期间,他在上海遭到愤怒的民族主义暴徒的殴打,原因是他决定与不断深入中国领土的日本人签署停战协议。他从医院签署了停战协议,但在当年辞去了职务。

从 1932 年到 1940 年,郭成为第一位从公使/使节升格为大使的中国驻英国代表。在英国人更关心法西斯在大陆上的战争行为之际,他孜孜不倦地努力为中国辩护,反对日本在中国北方的持续侵略扩张。他还游说英国停止向日本出售武器,日本的飞机配备英国枪支,甚至在宣战之前就在中国杀死了无数平民。在担任圣詹姆斯法院大使期间,郭还签署了中华民国与拉脱维亚共和国和爱沙尼亚共和国之间的友好条约。 1937年1月19日,他被授予拉脱维亚三星级一等勋章。1941年4月,郭被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接替王仲辉担任外交部长。在担任外交部长期间,他通过谈判终止了自 19 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和英国在中国行使的特殊的域外权利。也是他在 1941 年 12 月 8 日证实,中华民国不仅与日本帝国正式交战,还与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交战。

郭先生于 1946 年在旧金山新成立的联合国代表中国。他还主持了 1946 年 3 月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第一次会议。 1947 年 11 月,Y.P.曾被任命为中国常驻联合国首席代表,接替郭。 1947年12月,郭被任命为中国驻巴西大使,接替程天姑。尽管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他仍可以继续担任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Quo 于 1952 年 2 月 29 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去世。他 63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