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神星是小行星带中最大和第一个已知的天体,由朱塞佩·皮亚齐发现。
谷神星(;小行星名称:1 谷神星)是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中的一颗矮行星。谷神星是第一颗小行星,由朱塞佩·皮亚齐于 1801 年 1 月 1 日在西西里岛的巴勒莫天文台发现。最初被认为是一颗行星,它在 1850 年代在发现数十个其他类似轨道的物体后被重新归类为小行星。 2006 年,它再次被重新归类为矮行星——唯一一颗始终在海王星轨道内的行星——因为它的直径为 940 公里(580 英里),是唯一一颗大到足以使其重力使其具有可塑性并使其保持可塑性的小行星作为一个球体。
谷神星的小尺寸意味着即使在最亮的时候,它也太暗,肉眼无法看到,除非在极暗的天空下。它的视星等在 6.7 到 9.3 之间,每 15 到 16 个月的会合周期在对冲(当它最接近地球时)达到峰值。即使使用最强大的望远镜也几乎看不到它的表面特征,直到 2015 年美国宇航局机器人宇宙飞船黎明接近谷神星执行其轨道任务之前,人们对它们知之甚少。
黎明发现谷神星的表面是水冰和碳酸盐和粘土等水合矿物质的混合物。重力数据表明谷神星被部分分化为泥质(冰岩)地幔/核心和密度较低但更坚固的地壳,按体积计最多包含 30% 的冰。谷神星的小尺寸意味着它曾经拥有的任何内部液态水海洋现在可能已经冻结。然而,它并没有完全冻结:盐水仍然流过外地幔并到达地表,使得像阿胡纳山这样的冰冻火山以大约每 5000 万年的速度形成。这使得谷神星成为已知最接近太阳的冰冻火山体,而这些盐水为微生物生命提供了潜在的栖息地。
2014 年 1 月,在谷神星周围检测到水蒸气排放,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外逸层的脆弱、短暂的大气。这是出乎意料的,因为小行星通常不排放蒸汽,这是彗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