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普特南 (Hilary Putnam),美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哲学家(2016 年逝世)
希拉里·怀特霍尔·普特南(Hilary Whitehall Putnam,1926 年 7 月 31 日 - 2016 年 3 月 13 日)是美国哲学家、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也是 20 世纪下半叶分析哲学的重要人物。他对心灵哲学、语言哲学、数学哲学和科学哲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哲学之外,普特南对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做出了贡献。他与 Martin Davis 一起开发了用于布尔可满足性问题的 Davis-Putnam 算法,并帮助证明了希尔伯特第十个问题的不可解性。Putnam 以愿意对自己的哲学立场和其他人的哲学立场进行同样的审查而闻名,对每一个位置要严格分析,直到他暴露其缺陷为止。结果,他获得了频繁更换职位的名声。在心灵哲学中,普特南以他对心理和身体状态的类型同一性的论点而闻名,该论点基于他对心理的多重可实现性的假设,以及功能主义的概念,这是一种关于身心问题的有影响力的理论。在语言哲学方面,他与索尔·克里普克等人一起,发展了指称的因果理论,并形成了独创的意义理论,在名为“孪生地球”的思想实验的基础上引入了语义外在论的概念。在数学哲学方面,他和他的导师 W. V. O. Quine 提出了 Quine-Putnam 不可或缺的论点,这是对数学实体的真实性的论点,后来支持数学不是纯粹逻辑的,而是“准经验的”的观点。在认识论中,他以批判著名的“缸中之脑”思想实验而闻名。这个思想实验似乎为认识论怀疑论提供了有力的论据,但普特南挑战了它的连贯性。在形而上学中,他最初拥护一种称为形而上学现实主义的立场,但最终成为其最直言不讳的批评者之一,首先采用了一种他称之为“内在现实主义”的观点,后来他放弃了这种观点。尽管观点发生了这些变化,但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仍然致力于科学实在论,大致认为成熟的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方式的近似真实描述。在感知哲学中,普特南开始支持直接实在论,根据这种观点,感知经验直接呈现与外部世界的一体。他曾经进一步认为,在思想和世界之间没有心理表征、感觉数据或其他中介。然而,到 2012 年,他拒绝了这一承诺,转而支持“交易主义”,这种观点既承认感知体验是涉及世界的交易,又认为这些交易在功能上是可描述的(前提是世俗物品和意向状态可以在函数的规范)。此类交易可能进一步涉及质量。在他后来的作品中,普特南对美国实用主义、犹太哲学和伦理学越来越感兴趣,并参与了更广泛的哲学传统。他还表现出对元哲学的兴趣,试图从他认为狭隘和夸大的关注点中“更新哲学”。他有时是一个政治上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因为他在 1960 年代末和 1970 年代初参与了进步工党。在他去世时,普特南是哈佛大学的科根大学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