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属刚果获得独立,成为刚果共和国(莱奥波德维尔)。
比利时刚果(法语:Congo belge,发音为 [kɔ̃ɡo bɛlʒ];荷兰语:Belgisch-Congo)从 1908 年到 1960 年独立,是比利时在中非的殖民地。前殖民地采用现在的名称,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1964 年。
刚果的殖民统治始于 19 世纪后期。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试图说服比利时政府支持在当时基本上未开发的刚果盆地周围进行殖民扩张。他们的矛盾心理导致利奥波德自己建立了一个殖民地。在一些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利奥波德在 1885 年获得了刚果自由邦的国际承认。到世纪之交,自由邦官员对刚果土著人使用的暴力和无情的经济剥削制度导致了紧张的外交1908 年比利时建立比利时刚果,迫使比利时正式控制该国。比利时在刚果的统治是基于国家、传教士和私人公司利益的“殖民三位一体”(trinitécolonilee)。比利时商业利益的特权意味着大量资本流入刚果,个别地区变得专业化。在许多情况下,政府和私营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国家帮助企业打破罢工并消除土著居民提出的其他障碍。殖民地被划分为等级组织的行政分区,并根据一套“本土政策”(politique indigène)统一运行。这与英法殖民政策的做法不同,后者普遍倾向于间接统治制度,在殖民监督下保留传统领导人担任权威职位。在 1940 和 1950 年代,比属刚果经历了广泛的城市化,殖民政府开始了各种发展旨在使该领土成为“模范殖民地”的计划。一个结果是,城市中出现了新的欧洲化非洲“évolués”中产阶级。到 1950 年代,刚果的有薪劳动力是任何其他非洲殖民地的两倍。 1960 年,由于广泛且日益激进的独立运动,比属刚果实现了独立,成为刚果共和国在帕特里斯·卢蒙巴总理和约瑟夫·卡萨武布总统的领导下。刚果内部政治派别关系不佳,比利时继续介入刚果事务,冷战期间主要政党(主要是美国和苏联)的干预,导致了长达五年的战争和1960 年至 1965 年的政治不稳定,被称为刚果危机。这以 1965 年 11 月约瑟夫·德西雷·蒙博托夺取政权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