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内斯·迪德里克·范德瓦尔斯,荷兰物理学家和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生于 1837 年)

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荷兰语发音:[joːˈɦɑnəz ˈdidərɪk fɑn dər ˈʋaːls](听);1837 年 11 月 23 日 - 1923 年 3 月 8 日)是荷兰理论物理学家和热力学家,因其在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范德华的职业生涯始于学校教师。 1877 年,旧雅典娜神庙升格为市立大学,他成为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第一位物理学教授。范德华因其在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方面的工作而获得 19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名字主要与描述气体行为及其冷凝成液相的范德华状态方程有关。他的名字也与范德华力(稳定分子之间的力)、范德华分子(受范德华力束缚的小分子簇)和范德华半径(分子大小)有关。正如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James Clerk Maxwell) 所说,“毫无疑问,范德华的名字将很快成为分子科学中的佼佼者。”范德华在他 1873 年的论文中指出了真实气体的非理想性,并将其归因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存在。他介绍了第一个状态方程,该方程是通过假设组成分子占据有限体积而得出的。在 Ernst Mach 和 Wilhelm Ostwald 的带领下,一股强烈的否认分子存在的哲学潮流在 19 世纪末兴起。分子的存在被认为是未经证实的,分子假设是不必要的。在范德华论文撰写时(1873 年),流体的分子结构尚未被大多数物理学家所接受,液体和蒸汽通常被认为在化学上是不同的。但范德华的工作肯定了分子的真实性,并允许评估它们的大小和吸引力。他的新公式彻底改变了状态方程的研究。通过将他的状态方程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范德华能够估计分子的实际大小和它们相互吸引的强度。范德华对 20 世纪分子物理学的工作的影响是直接和根本的.通过在构造状态方程中引入表征分子大小和吸引力的参数,范德华为现代分子科学奠定了基调。分子方面,如大小、形状、吸引力和多极相互作用应该构成流体热力学和传输特性的数学公式的基础,目前被认为是一个公理。在范德华状态方程的帮助下,可以通过在更高温度下进行的热力学测量准确预测气体的临界点参数。氮、氧、氢和氦随后被液化。 Heike Kamerlingh Onnes 深受范德华开创性工作的影响。 1908年,昂内斯成为第一个制造液氦的人;这直接导致了他在 1911 年发现了超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