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群岛自 1945 年被美国征服以来一直处于美国军事治理之下,并移交给日本控制。

冲绳之战(日文: , Hepburn: Okinawa-sen),代号为“冰山行动”:17 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国陆军(USA)和美国海军陆战队(USMC)在冲绳岛上进行的一场重大战役对抗日本皇军(IJA)。 1945 年 4 月 1 日对冲绳的首次入侵是二战太平洋战区最大规模的两栖攻击。冲绳周围的庆良间群岛于 3 月 26 日(L-6)被第 77 步兵师先发制人占领。这场为期 82 天的战斗从 1945 年 4 月 1 日持续到 6 月 22 日。经过漫长的跳岛战役,盟军计划利用冲绳大岛上的嘉手纳空军基地作为“垮台行动”的基地,计划入侵日本家乡岛屿,距离 340 英里(550 公里)。

美国创建了第 10 集团军,这是一支由美国陆军第 7、27、77 和 96 步兵师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第 1、第 2 和第 6 海军陆战师组成的跨部门部队,在岛上作战。第 10 航空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拥有自己的战术空军(陆军-海军陆战队联合指挥部),并且还得到了海军和两栖联合部队的支持。在地面上与盟军对抗的是日本三十二军。

这场战斗在英语中被称为“钢铁台风”,在日语中被称为 tetsu no ame(“钢铁之雨”)或 tetsu no bf(“钢铁之风”)。这些绰号指的是战斗的激烈程度、日本神风敢死队袭击的强度以及袭击该岛的盟军舰船和装甲车的绝对数量。这场战斗是太平洋地区最血腥的战斗,共有大约 160,000 名军事人员伤亡:至少 50,000 名盟军和 84,166117,000 名日本人,包括 4734 名穿着日本制服的冲绳人。据地方当局称,至少有 149,425 名冲绳人遇难、自杀或失踪,约占战前估计人口约 300,000 人的一半。在围绕战斗的海军行动中,双方损失了大量船只和飞机,包括日本战舰大和号。战斗结束后,冲绳在日本附近为美军提供了舰队停泊地、部队集结区和机场,为计划入侵日本本土岛屿做准备。

琉球群岛(琉球诸岛,Ryūkyū-shotō),也被称为南西诸岛(南西诸岛,Nansei-shotō,字面意思是“西南诸岛”)或琉球弧(琉球弧,Ryūkyū-ko),是一个链条从九州向西南延伸至台湾的日本岛屿:大隅、十佳、奄美、冲绳和咲岛(进一步分为宫古群岛和八重山群岛),与那国岛位于最西端。较大的主要是高岛,较小的主要是珊瑚。最大的是冲绳岛。岛屿的气候范围从北部的湿润亚热带气候(柯本气候分类Cfa)到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柯本气候分类Af)。降水量很大,受雨季和台风影响。除了外围的大东列岛外,岛链有两个主要的地质边界,即托卡拉海峡(在托卡拉和奄美群岛之间)和庆良间峡(在冲绳和宫古群岛之间)。 Tokara海峡以外的岛屿以珊瑚礁为特征。岛屿最北端的大隅岛和Tokara群岛属于日本九州地区的文化范围;这些人是日本人,讲的是日本鹿儿岛方言的变体。奄美岛、冲绳岛、宫古岛和八重山群岛有土著居民统称为琉球人,以统治它们的前琉球王国命名。这些岛屿传统上讲各种琉球语言,主要岛屿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在现代,日语是岛屿的主要语言,主要使用冲绳日语方言。外围的大东诸岛直到明治时代才开始有人居住,当时主要是由东京以南的伊豆群岛人开始开发,那里的人讲八丈语。在行政上,这些岛屿被划分为鹿儿岛县(特别是管理的岛屿)北至鹿儿岛区、熊毛县/区、大岛县/区),南至冲绳县,分为奄美群岛和冲绳群岛,大东群岛是冲绳县的一部分。北部(鹿儿岛)岛屿统称为萨津南群岛,而链条的南部(冲绳县)则称为琉球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