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发生 7.2 级地震,造成超过 215 人死亡。
2013 年薄荷岛地震于 10 月 15 日太平洋标准时间 8:12:31 发生在菲律宾中米沙鄢群岛的薄荷岛省。地震震级为 Mw 7.2,震中位于 Sagbayan 南 24 W 处 6 公里(3.7 英里),震源深度为 12 公里(7.5 英里)。它影响了整个中米沙鄢地区,特别是薄荷岛和宿雾。整个米沙鄢地区以及北部的马斯巴特岛和棉兰老岛南部的哥打巴托省都有震感。
根据国家减灾与管理委员会(NDRRMC)的官方报告,222人死亡,8人失踪,976人受伤。总共有 73,000 多座建筑物受损,其中 14,500 多座被摧毁。这是自 1990 年吕宋岛地震以来 23 年来菲律宾最致命的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在广岛投下的 32 颗原子弹。此前,薄荷岛也在 1990 年 2 月 8 日遭受地震袭击,造成多座建筑物受损并引发海啸。11 月 7 日,地震仅三周后,超强台风海燕(约兰达)袭击了该地区。尽管风暴的眼睛错过了受地震影响的地区,但仍将仍住在临时避难所的约 40,000 名波霍拉诺人送回了疏散中心,并扰乱了该省的救援工作。
表面波幅度 (
米
s
{\displaystyle M_{s}}
) 尺度是地震学中用来描述地震大小的震级尺度之一。它基于对沿地球最上层传播的瑞利表面波的测量。这个震级尺度与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希特在 1935 年提出的局部震级尺度有关,在整个 1940 年代和 1950 年代,里希特和贝诺·古腾堡都进行了修改。它目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作地震分类的国家标准(GB 17740-1999)。
当地震级的成功发展促使古腾堡和里希特根据地震的远震观测发展震级。开发了两种尺度,一种基于表面波,
米
s
{\displaystyle M_{s}}
,还有一个关于体波的,
米
b
{\displaystyle M_{b}}
.
在标准长周期地震仪上,周期接近 20 s 的表面波通常会产生最大振幅,因此这些波的振幅用于确定
米
s
{\displaystyle M_{s}}
, 使用类似于用于的等式
米
大号
{\displaystyle M_{L}}
.
20 世纪中期记录的地震震级,通常归因于里希特,可能是
米
s
{\displaystyle M_{s}}
要么
米
大号
{\displaystyle M_{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