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拉达克和麦克马洪线对岸同时发动攻势,点燃了中印战争。
1914 年 3 月 2425 日,双方全权代表在德里交换的地图和照会中商定的麦克马洪线是西藏和英属印度之间的边界,这是 1914 年《西姆拉公约》的一部分。
该线划定了两国在喜马拉雅东部地区沿印度东北部和缅甸北部(缅甸)的各自势力范围,此前未界定。
中华民国不是麦克马洪线协议的缔约方,
但这条线是西姆拉公约确定的西藏总边界的一部分,由三方草签,后来被中国政府否决。
该线的印度部分目前是中印之间的事实上的边界,尽管其法律地位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争议。该线路的缅甸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重新谈判。
该线路以英属印度外交大臣、西姆拉会议的英国首席谈判代表亨利·麦克马洪命名。西藏与英国的双边协议由麦克马洪代表英国政府和龙钦沙特拉代表西藏政府签署。
它从不丹的一角到缅甸边境的伊述拉齐山口全长 890 公里(550 英里),主要沿着喜马拉雅山的山顶。西姆拉会议的结果几十年来一直模棱两可,因为中国没有签署整个公约但英国人希望能说服中国人。 1928 年版的艾奇逊条约省略了公约和麦克马洪协定。 1935 年,时任英属印度副外交大臣奥拉夫·卡罗(Olaf Caroe)在获得伦敦的许可下实施并出版了 1928 年《艾奇逊条约》的修订版。印度将其对麦克马洪线的解释视为合法国民边界,但中国拒绝西姆拉协议和麦克马洪线,认为西藏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因此无权缔结条约。中国地图显示,该线以南约 65,000 平方公里(25,000 平方英里)的领土是西藏自治区的一部分,在中国被称为藏南。 1962 年中印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曾短暂占领该地区,后来撤退。根据周恩来总理 1959 年的外交照会,中国确实承认在与印度接壤的这一部分有一条与麦克马洪线非常接近的实际控制线。十四世达赖喇嘛最初并不承认印度对阿鲁纳恰尔邦的主权。直到2003年,他还说“阿鲁纳恰尔邦实际上是西藏的一部分”。然而,2007 年 1 月,他说西藏政府和英国都在 1914 年承认了麦克马洪线。2008 年 6 月,他首次明确承认“根据西藏和英国签署的协议,阿鲁纳恰尔邦是印度的一部分。代表”。
拉达克 () 是印度作为联合领土管理的地区,构成更大的克什米尔地区的一部分,自 1947 年以来一直是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争端的主题。拉达克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与东至印度喜马偕尔邦,西至印控联合领土查谟和克什米尔以及巴控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最北隔喀喇昆仑山口与新疆西南角。它从喀喇昆仑山脉的锡亚琴冰川向北延伸,向南延伸到主要的大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由无人居住的阿克赛钦平原组成,印度政府声称是拉达克的一部分,自 1962 年以来一直处于中国控制之下。过去,拉达克因其位于重要贸易路线十字路口的战略位置而变得重要,但随着中国当局在 1960 年代关闭西藏自治区和拉达克之间的边界,国际贸易减少。自 1974 年以来,印度政府成功地鼓励了拉达克的旅游业。由于拉达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印度军队在该地区保持着强大的存在。
拉达克最大的城镇是列城,其次是卡吉尔,每个城镇都设一个区。 Leh 区包含印度河、Shyok 和 Nubra 河谷。 Kargil 区包含 Suru、Dras 和 Zanskar 河谷。主要居住区是河谷,但山坡也支持着昌帕牧民。该地区的主要宗教团体是穆斯林(主要是什叶派)(46%)、佛教徒(主要是藏传佛教徒)(40%)、印度教徒(12%)和其他(2%)。拉达克是印度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其文化和历史与西藏密切相关。随着查谟和克什米尔重组法案的通过,拉达克于 2019 年 10 月 31 日成为印度的联邦领土。在此之前,它是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一部分。拉达克是印度最大、人口第二少的联邦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