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陆军军需官埃里希·鲁登道夫(Erich Ludendorff)因拒绝在和平谈判中合作而被德皇威廉二世解职。
Kaiser是德语中“皇帝”的意思(女性Kaiserin)。一般来说,德国头衔原则上适用于世界任何地方的国王(Knig)以上的统治者。在英语中,(未翻译的)Kaiser这个词主要用于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8711918)和奥地利帝国(18041918)的皇帝。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反德情绪达到顶峰。凯撒这个词,尤其是应用于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时,在英语国家获得了相当大的负面含义。
尤其是在中欧、意大利北部和波兰南部之间、奥地利西部和乌克兰西部之间以及巴伐利亚州,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至今仍与“德皇(皇帝)”联系在一起。由于他从 1848 年到 1916 年的长期统治以及相关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黄金时代,这个头衔在这个地理区域通常仍然具有很高的历史尊重。
埃里希·弗里德里希·威廉·鲁登道夫(Erich Friedrich Wilhelm Ludendorff,1865 年 4 月 9 日 - 1937 年 12 月 20 日)是德国将军、政治家和军事理论家。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在 1914 年德国在列日和坦能堡的胜利中发挥核心作用而声名鹊起。1916 年被任命为帝国陆军总参谋部第一军需官(德语:Erster Generalquartiermeister)后,他成为了总司令事实上,军事独裁统治的政策制定者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一直统治着德国。德国战败后,他为纳粹上台做出了重大贡献。
埃里希·鲁登道夫来自普鲁士波森省鲁登道夫的一个小贵族家庭。在完成学员教育后,他于 1885 年获得了初级军官的任命。1893 年晚些时候,鲁登道夫被著名的德国战争学院录取,一年后被其指挥官推荐到总参谋部。到 1904 年,他的军衔迅速提升,成为陆军总参谋部的一员,负责监督施利芬计划的制定。
尽管因干涉德国政治而被暂时从总参谋部撤职,但鲁登道夫通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指挥官的成功恢复了他在军队中的地位。1914 年 8 月 16 日,他领导了德军对列日的成功进攻,这是他赢得了 Pour le Mérite。在保罗·冯·兴登堡将军的指挥下被转移到东线后,鲁登道夫被证明有助于对俄罗斯人造成一系列惨败,包括在坦能堡和马祖里湖。到 1916 年 8 月 29 日,他成功游说任命兴登堡为德军最高统帅,并晋升为陆军最高统帅军需官。一旦他和兴登堡在名义上建立了军事独裁政权,鲁登道夫就指挥德国的整个军事战略和战争努力,直到冲突结束。以这种身份,他确保了俄罗斯在东线的失败,并在西线发动了新一波攻势,取得了自战争爆发以来的前所未有的进步。然而,到 1918 年底,在其军队在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和盟军的百日攻势中决定性失败后,德国命运的所有改善都发生了逆转。面对战争的失败和日益增长的民众革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迫使鲁登道夫辞职。
战后,鲁登道夫成为一位杰出的民族主义领袖,并且是背后捅刀子神话的推动者,该神话假定德国的战败和凡尔赛宫达成的阉割协议是马克思主义者、共济会和犹太人叛国阴谋的结果.他还参加了失败的 1920 年卡普政变和 1923 年啤酒馆政变,但在与战时上司兴登堡元帅的总统竞选中失败。此后,他退出政坛,将晚年致力于军事理论的研究。他在这一领域最著名的作品是 Der totale Krieg(全面战争),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全部物质和精神资源应该永远为动员做好准备,因为和平只是永无止境的战争链中的一个间隔。 1937 年,鲁登道夫在慕尼黑死于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