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Jean-Bertrand Aristide)(生于 1953 年 7 月 15 日)是海地前慈幼会神父和政治家,他成为海地第一位民选总统。作为解放神学的支持者,阿里斯蒂德在完成学业成为神父后,于 1982 年被任命为太子港的一个教区。他首先在让-克洛德“婴儿医生”杜瓦利埃的领导下成为民主运动的焦点,然后在随后的军事过渡政权下成为焦点。他赢得了199091年海地大选,得票率为67%。作为一名牧师,他教授解放神学,作为总统,他试图在海地使包括伏都教在内的非洲克里奥尔文化正常化。阿里斯蒂德曾短暂担任海地总统,直到 1991 年 9 月发生军事政变。政变政权在美国的压力和武力威胁下于 1994 年瓦解(“维护民主行动”),阿里斯蒂德在 1994 年至 1996 年和 2001 年至 2004 年再次担任总统。在右翼前总统后,他在 2004 年的政变中被赶下台。军队准军事部队从多米尼加边境入侵该国。阿里斯蒂德和许多其他人声称美国在策划针对他的政变中发挥了作用。他后来被迫流亡中非共和国和南非。经过七年的流放,他终于在 2011 年回到了海地。
海地((听);法语:Haïti [a.iti];海地克里奥尔语:Ayiti [ajiti]),正式为海地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d'Haïti;海地克里奥尔语:Repiblik d Ayiti),原名海地,是位于加勒比海大安的列斯群岛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一个国家,位于古巴和牙买加以东,巴哈马和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以南。它占据了与多米尼加共和国共享的岛屿的西部八分之三。其西南是小纳瓦萨岛,海地声称拥有该岛的主权,但作为联邦管理下的美国领土存在争议。海地面积为 27,750 平方公里(10,714 平方英里),是加勒比地区第三大国家,估计人口为 1140 万,是加勒比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首都是太子港。
该岛最初居住着原产于南美洲的土著泰诺人。第一批欧洲人于 1492 年 12 月 5 日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第一次航行中抵达,哥伦布最初认为他找到了印度或中国。哥伦布随后在现在的海地东北海岸建立了美洲第一个欧洲人定居点 La Navidad。该岛被西班牙宣称拥有并命名为 La Española,直到 17 世纪初才成为西班牙帝国的一部分。然而,法国人相互竞争的主张和定居点导致该岛的西部在 1697 年被割让给法国,随后被命名为圣多明格。法国殖民者建立了利润丰厚的甘蔗种植园,由大量从非洲带来的奴隶工作,这使该殖民地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殖民地之一。
在法国大革命(1789-99 年)期间,奴隶和有色人种自由发起了海地革命(1791-1804 年),由前奴隶和法国军队的第一位黑人将军 Toussaint Louverture 领导。经过 12 年的冲突,拿破仑·波拿巴的军队被卢维图尔的继任者让-雅克·德萨林(即后来的雅克一世皇帝)击败,后者于 1804 年 1 月 1 日宣布海地拥有主权——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第一个独立国家,拉丁美洲的第二个共和国美洲,美洲第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国家,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通过成功的奴隶起义建立的国家。除了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亚历山大·佩蒂翁之外,海地的所有第一任领导人都是前奴隶。在该国一分为二的短暂时期之后,让-皮埃尔·博耶总统统一了该国,然后试图将整个伊斯帕尼奥拉岛置于海地的控制之下,引发了一系列的战争,最终于 1870 年代海地正式承认多米尼加共和国独立。
海地独立的第一个世纪的特点是政治不稳定、国际社会的排斥以及向法国支付的巨额债务。该国的政治动荡和外国经济影响促使美国从 1915 年到 1934 年占领该国。在一系列短暂的总统任期之后,弗朗索瓦·杜瓦利埃于 1956 年上台,迎来了长期的专制统治。由他的儿子 Jean-Claude 'Baby Doc' Duvalier 创作,一直持续到 1986 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国家认可的针对反对派和平民的暴力、腐败和经济停滞。 1986年后,海地开始尝试建立更加民主的政治制度。
海地是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 (OAS)、加勒比国家联盟和法语国家国际组织的创始成员。除加共体外,它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的成员。海地历来贫穷且政治不稳定,是美洲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国家。自 21 世纪之交以来,该国经历了一场促使联合国干预的政变,以及一场造成超过 25 万人死亡的灾难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