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会议(德语:Potsdamer Konferenz)于 1945 年 7 月 17 日至 8 月 2 日在德国波茨坦举行,旨在让三个主要盟国规划战后和平,同时避免 1919 年巴黎和会的错误。参加者是苏联、英国和美国。他们分别由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总理温斯顿·丘吉尔和克莱门特·艾德礼、总统哈里·S·杜鲁门代表。他们聚集在一起决定如何管理德国,德国在九周前同意无条件投降。会议的目标还包括建立战后秩序、解决和平条约问题以及对抗战争的影响。
外交部长和助手发挥了关键作用: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安东尼·伊登和欧内斯特·贝文以及詹姆斯·F·伯恩斯。 7 月 17 日至 25 日,共举行了 9 次会议,会议中断了两天,宣布英国大选结果。到7月28日,艾德礼击败丘吉尔,接替他成为英国代表,英国新任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Ernest Bevin)接替安东尼·伊登(Anthony Eden)。随后进行了四天的进一步讨论。会议期间,三国政府首脑与外长会晤,也有外秘会晤。后者任命的委员会在会议之前预先审议问题也每天开会。会议期间,杜鲁门被秘密告知,7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的三位一体试验已经成功。他向斯大林暗示,美国即将使用一种新型武器对付日本人。虽然这是第一次正式向苏联提供有关原子弹的信息,但斯大林已经知道原子弹计划,早在杜鲁门之前就通过间谍活动获悉。关键的最终决定包括:德国将被分为四个早先同意的占领区(在三个大国和法国之间);德国的东部边界将向西移至奥德尼斯线;一个苏联支持的团体被承认为波兰的合法政府;越南将在 16 度线被分割。苏联人还重申了他们在雅尔塔的承诺,即迅速对日本控制的地区发动入侵。还就许多其他问题交换了意见。然而,对这些事项的审议被推迟到现在成立的外交部长理事会。会议结束时,三个政府之间的合作因合作而加强了关系,这使人们再次相信,他们将与其他联合国一起确保建立公正和持久的和平。然而,在 18 个月内,两国关系恶化,冷战爆发。
盟军,后来正式称为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年)期间成立的一个国际军事联盟,旨在反对由纳粹德国、日本帝国和法西斯意大利领导的轴心国。到 1941 年,它的主要成员是英国、美国、苏联和中国。
盟军的成员在战争过程中有所不同。 1939 年 9 月 1 日冲突爆发时,盟军联盟由英国、法国和波兰以及它们各自的附属国(如英属印度)组成。英联邦的独立领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很快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因此,最初的联盟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联盟。
随着轴心国军队开始入侵北欧和巴尔干半岛,盟军加入了荷兰、比利时、挪威、希腊和南斯拉夫。最初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参与入侵波兰的苏联于 1941 年 6 月在巴巴罗萨行动后加入了盟军。自 1940 年 9 月以来,美国虽然向欧洲盟国提供了一些物资支持,但在 1941 年 12 月日本轰炸珍珠港之前一直保持中立,之后它宣战并正式加入盟军。中国自 1937 年起就已与日本交战,但于 1941 年 12 月正式加入协约国。
盟军由所谓的“三巨头”——英国、苏联和美国——领导,它们是人力、资源和战略的主要贡献者,每一个都在取得胜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盟军领导人、外交官和军方官员之间的一系列会议逐渐塑造了同盟的构成、战争的方向,并最终塑造了战后的国际秩序。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特别密切,他们的双边大西洋宪章构成了联盟的基础。
根据联合国于 1942 年 1 月 1 日发表的宣言,盟军成为一个正式的团体,该宣言由世界各地的 26 个国家签署;这些范围从远离战争的小国到从轴心国占领中流亡的政府。宣言正式承认三巨头和中国为“四大强国”,承认它们在战争中的核心作用;他们也被称为“权贵的托管人”,后来被称为联合国的“四警察”。更多的国家加入了战争的最后几天,包括殖民地和前轴心国。
战争结束后,盟国和约束他们的宣言将成为现代联合国的基础;该联盟的一项持久遗产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该委员会完全由赢得战争的主要盟国组成。
1945年7月,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的三位主要领导人温斯顿·丘吉尔、哈里·S·杜鲁门和约瑟夫·斯大林在德国波茨坦市会面,决定战败德国的未来。
选择另一个日期
1945年发生的事件
- 232月
马尼拉
第二次世界大战: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被菲律宾和美国联合军队解放。 - 232月
波兰历史 (193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兹南的德国驻军投降。这座城市被苏联和波兰军队解放。 - 252月
火鸡
二战:土耳其向德国宣战。 - 93月
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东京的第一次夜间燃烧袭击造成的破坏与五个月后对广岛和长崎造成的破坏相当。 - 308月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盟军最高指挥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降落在厚木空军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