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条约,也称为柏林条约,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于 1940 年 9 月 27 日分别由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加莱亚佐·齐亚诺和萨布尔·库鲁苏在柏林签署的协议。这是一个防御性军事联盟,最终加入匈牙利(1940 年 11 月 20 日)、罗马尼亚(1940 年 11 月 23 日)、保加利亚(1941 年 3 月 1 日)和南斯拉夫(1941 年 3 月 25 日)以及德国附庸国斯洛伐克(24 1940 年 11 月)。两天后,南斯拉夫的加入在贝尔格莱德引发了一场政变。德国、意大利和匈牙利以入侵南斯拉夫作为回应。由此产生的意大利-德国附庸国,即克罗地亚独立国,于 1941 年 6 月 15 日加入该条约。
《三方条约》与《反共产国际条约》和《钢铁条约》一起,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之间管理其关系的众多协议之一。三方条约主要针对美国。其实际效果有限,因为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的战区位于世界的对立面,而高缔约国的战略利益截然不同。因此,轴心国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它的防御性条款从未被援引过,签署该协议并没有迫使其签署国本身打一场共同战争。
(第一)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语:[Prvá] Slovenská republika),也称为斯洛伐克国(Slovenský štát),是纳粹德国的一个部分承认的附庸国,存在于 1939 年 3 月 14 日至 1945 年 4 月 4 日之间。在德国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前一天,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国的支持下宣布独立。斯洛伐克共和国控制了当今斯洛伐克的大部分领土,但没有其目前的南部地区,这些地区于 1938 年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给匈牙利。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斯洛伐克成为一个正式独立的国家。
斯洛伐克共和国是一个由极右翼赫林卡的斯洛伐克人民党统治的一党制国家,主要以与纳粹德国的合作而闻名,其中包括在 1939 年 9 月出兵入侵波兰和 1941 年入侵苏联1942年,该国将58,000名犹太人(占斯洛伐克犹太人口的三分之二)驱逐到德国占领的波兰,每人支付德国500德国马克。在反纳粹斯洛伐克游击队的活动增加后,德国入侵斯洛伐克,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起义。斯洛伐克共和国在 1945 年苏联占领后被废除,其领土重新并入重建的捷克斯洛伐克第三共和国。
当前的斯洛伐克共和国并不认为自己是战时斯洛伐克共和国的继承国,而是将其血统追溯到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然而,一些民族主义者继续庆祝 3 月 14 日作为独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