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尼亚危机,也称为吞并危机(德语:Bosnische Annexionskrise;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Aneksiona kriza,)或第一次巴尔干危机,于 1908 年 10 月 5 日爆发,当时奥匈帝国宣布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些领土以前属于奥斯曼帝国的主权,但自 1878 年起由奥匈帝国管理。这一单方面行动恰逢 10 月 5 日保加利亚宣布脱离奥斯曼帝国而独立,引发了所有大国和奥匈帝国的巴尔干邻国塞尔维亚和黑山的抗议。 1909 年 4 月,柏林条约进行了修正,以反映既成事实并结束危机。这场危机永久性地破坏了奥匈帝国与其邻国,特别是塞尔维亚、意大利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从长远来看,它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奠定了基础。尽管这场危机以奥匈帝国的外交胜利而告终,危机摧毁了奥地利和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合作的任何剩余能力,并破坏了奥地利与塞尔维亚和意大利的关系。奥塞关系因兼并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而受到损害,继续紧张到在 1914 年相互宣战的地步。
奥匈帝国,通常被称为奥匈帝国或双重君主制,是 1867 年至 1918 年间中欧的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和大国。它是在 1867 年奥匈妥协后成立的,并在其后不久解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
其核心是双重君主制,它是前奥地利帝国北部和西部的西斯莱塔尼亚与匈牙利王国之间的真正联盟。联盟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它是匈牙利王室下的一个自治区,于 1868 年通过谈判达成了克罗地亚-匈牙利定居点。从 1878 年开始,奥匈帝国共同统治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并于 1908 年吞并了该地区。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构成了哈布斯堡王朝宪政演变的最后阶段。该联盟由奥匈妥协于 1867 年 3 月 30 日在奥普战争后成立。在 1867 年改革之后,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国家是平等的。这两个州实行共同的外交、国防和金融政策,但所有其他政府机构都在各自的州内分配。
奥匈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当时欧洲的主要大国之一。奥匈帝国在地理上是仅次于俄罗斯帝国的欧洲第二大国,面积为 621,538 平方公里(239,977 平方英里),人口第三多(仅次于俄罗斯和德意志帝国)。帝国建立了世界第四大机械制造工业,仅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奥匈帝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意志帝国的世界第三大家用电器、工业电器和发电厂发电设备的制造商和出口国。 1878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划归奥匈帝国管辖军事和文官统治,直到 1908 年被完全吞并,在其他大国之间引发了波斯尼亚危机。在此期间,新帕扎尔的奥斯曼桑贾克北部实际上也处于联合占领之下,但奥匈帝国军队撤退了作为吞并波斯尼亚的一部分。由于波斯尼亚的穆斯林人口,波斯尼亚的吞并也导致伊斯兰教被承认为官方国教。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始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王国的战争宣言1914 年 7 月 28 日。到 1918 年 11 月 3 日军事当局签署朱斯蒂镇停战协议时,它已经有效解散。匈牙利王国和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在法律上被视为其继承者,而西斯拉夫人的独立帝国的南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分别为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波兰第二共和国和南斯拉夫王国,罗马尼亚王国的大部分领土要求也于 1920 年被战胜国承认。
1908年10月, 6
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引发危机。
选择另一个日期
1908年发生的事件
- 301月
Jan C. Smuts
印度和平主义者和领导人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在本月早些时候受到审判并被判处两个月监禁后,被 Jan C. Smuts 释放出狱。 - 179月
奥维尔赖特
由奥维尔·赖特 (Orville Wright) 驾驶的莱特传单 (Wright Flyer) 与托马斯·塞尔弗里奇中尉 (Thomas Selfridge) 一起坠毁,导致塞尔弗里奇遇难,后者成为第一架飞机遇难者。 - 279月
福特皮克特大道工厂
福特 T 型汽车的第一批生产是在密歇根州底特律的福特皮克特大道工厂生产的。 - 110月
福特 T 型车
福特以 825 美元的价格将 T 型车投放市场。 - 1410月
底特律老虎队
芝加哥小熊队以 2-0 击败底特律老虎队,夺得世界大赛冠军;这将是他们在夺得 2016 年世界大赛之前的最后一场比赛。